地址:新鄉(xiāng)市南環(huán)路與振中路交叉口南200米東新鄉(xiāng)市高新區(qū)師大嘉苑小學
總務(wù)處:0373-7107080
后勤處:0373-7107078
郵箱:sdjy@yeah.net
網(wǎng)址:http://www.eedsco.com
探尋甲骨文明 追憶紅旗精神——師大二附小古都安陽研學旅行紀實

身臨才知其境,
奔赴方知美好。
識甲骨訪殷商,
追尋紅色足跡。
中華文化源遠流長,上下五千年經(jīng)久不衰。古代四大文明,唯有中華文明留存,經(jīng)由新時代發(fā)展,不斷得到延續(xù)傳承,為瑰麗的世界文化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。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。2019年10月18日——19日,河南師范大學第二附屬小學四、五年級的師生們伴著朝陽開啟了期盼已久的研學之旅,共同翻開中國八大古都之一,素有“殷商故都”之美譽的安陽這本厚厚的歷史圖卷。
整裝待發(fā)
10月18日清晨,晨光熹微,我校四、五年級的師生們已經(jīng)在校園操場上集合完畢。齊校長向師生們說明了本次研學旅行的目的,并叮囑旅途注意事項后,同學們精神抖擻、興致盎然,在帶隊老師的指揮下秩序井然地乘車奔赴“七朝古都”——安陽。
安陽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,是甲骨文最早的發(fā)現(xiàn)地,自古人杰地靈,歷史文化積淀深厚。經(jīng)過大約3小時車程,全體師生達到研學第一站——中國文字博物館。該博物館是經(jīng)國務(wù)院批準的一座集文物保護、陳列展示和科學研究功能為一體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。主體建筑既體現(xiàn)殷商宮廷風韻,又兼具現(xiàn)代建筑風格。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中心廣場上那個巨大的“字”形雕塑。
館內(nèi)以中國文字發(fā)生發(fā)展的文化知識為主線,以歷代出土的文字為載體,文物為支撐,以書法藝術(shù)為融貫。注重甲骨文的歷史性、科普性和趣味性,運用各種技術(shù)手段形象地展示出文字的發(fā)展歷史,為師生們深刻解讀了“一片甲骨驚天下”。同學們除了近距離感受中國文字的發(fā)展演變,館藏的大量青銅器也讓大家大開眼界。無論是青銅器的制造過程,四角方鼎到三角圓鼎的演變,還是各種錢幣的變化,處處體現(xiàn)著先輩們的智慧結(jié)晶。
孩子們一邊在研學記錄上記下滿滿的收獲,一邊由衷地為中華民族古老、悠久的文化倍感自豪,紛紛表示一定要端端正正寫字,堂堂正正做人,弘揚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,傳承中華文字魅力。
短暫的休整后,10月18日下午全體師生懷著憧憬的心情來到了研學第二站——安陽殷墟宮殿宗廟遺址。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,并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遺址,距今已有3300年的歷史。殷墟宮殿宗廟遺址具有豐富的文化遺存,直接折射出了殷商歷史,展現(xiàn)了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。
“日在林中初入暮,風來水上自成文”,通過講解員的介紹,師生們進一步了解了殷墟甲骨文是殷王朝占卜的記錄,是目前已知的中國最早的成熟文字,被稱為中國古代最早的“檔案庫”。接著,大家又參觀了殷墟博物館,那一件件陳列的古代器具,從生活用品到軍事武器,無不反映出祖先們的聰明才干。
朝夕相處收獲豐
一天的歷史文化之旅,讓師生們收獲頗豐。18日晚飯后,大家歡聚一堂,跟隨帶隊老師精彩的講解,重溫甲骨文的起源,走進奇妙的漢字課堂,回顧悠久的殷商文化。同學們認真聆聽并積極踴躍地回答問題,整個現(xiàn)場氛圍愉悅又輕松。
本次研學期間,恰逢幾位同學的生日來臨。全體師生利用這一歡聚時刻,為六名“小壽星”舉辦了集體生日會。大家共同唱響生日歌,一起分享香甜的生日蛋糕。喜悅之余,有的“小壽星”獻上一段精彩的街舞表演,引爆全場;還有的“小壽星”請上自己的同窗好友,深情擁抱,共敘友情。溫馨的場景深深地打動了在場的每一位師生。
尋訪紅色足跡
上世紀60年代,十萬開山者,歷時十年,絕壁穿石,挖渠千里,把中華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,插在太行之巔。紅旗渠的建成不僅使當?shù)孛婷舶l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更孕育了“自力更生、艱苦創(chuàng)業(yè)、團結(jié)協(xié)作、無私奉獻”的紅旗渠精神。這一工程之艱巨,美學價值之高,形成了獨一無二的風光,有著“世界第八大奇跡”的美譽。10月19日,研學的第二天,全體師生實地參觀紅旗渠,全方位學習領(lǐng)悟紅旗渠精神的起源、發(fā)展與實踐奮斗歷程。
當天上午,師生們來到紅旗渠紀念館參觀,這不僅是一座研究、展示、傳承、收藏紅旗渠歷史的展館,也是師生們感悟“自力更生、艱苦創(chuàng)業(yè)”的紅旗渠精神的一個重要窗口。通過舉行“學習弘揚紅旗渠精神爭做時代好少年”主題隊會,課堂教學與實地體驗相結(jié)合,大家切實感受到“十萬人民戰(zhàn)太行”的偉大奮斗歷程,深刻地領(lǐng)會到紅旗渠精神的真諦。
午后,師生一行來到實踐基地。大家推一把獨輪車,掄一回開山錘,抬一次太行石,看一場“凌空除險”表演......通過親身體驗,從內(nèi)心深處真正了解何為紅旗渠精神。整個紅旗渠之旅,師生們走351米“紅飄帶”,蹬298個臺階,走4000米水長城,一路上精神飽滿,雄糾糾氣昂昂,順利達到紅旗渠總干渠咽喉工程——青年洞。
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。教育需要實踐,成長源自體驗。師大二附小古都安陽研學之旅,從課本到現(xiàn)實過渡,一路上讀山、讀水、讀歷史,讓孩子們在游中學,學中研,研中思,思中行,研學并舉,知行合一。那些千年古物,那段傳奇故事,從千年的遺址中遷移到我們的腦海,從先輩的事跡中傳承到我們的心里,時刻提醒我們銘記燦爛歷史,感悟家國情懷,傳承紅色基因!